特点
航道疏浚与其他航道工程相比,机动灵活,收效快,疏浚后航道尺度立即增加,施工相对比较简单,不需要消耗大量工程材料和人力。但疏浚后,原有水流泥沙条件改变,常存在企图恢复原地形的趋势,往往出现部分泥沙回淤。回淤的实质是水流为获得新的输沙平衡而出现的再造床过程。
挖槽
可分为基建性挖槽和维护性挖槽。前者较显着地改变了河床断面形态和水流流态,以期在较长时间内向有利于挖槽的方向发展。后者对河床形态改变小,须经常清除回淤,以维**行要求。挖槽除应较大限度地满足航行要求和减少回淤量外,还应使工程量较小并易于施工。挖槽轴线以直线为宜,必须转弯时弯曲半径应尽量放大,以利船舶转向。挖槽的进出口处宜拓宽成喇叭形,既利于船舶进出,又可增加进入新槽的流量。若挖槽不可能在任何水文条件下均与流向一致时,应使其偏角越小越好,较好不大于15°。挖槽宜通过浅滩鞍槽或通过较大流速区,并与上下深槽平顺相接。挖槽不淤的基本条件是,应保持挖槽内的纵向流速大于开挖前在该断面上的流速,同时还宜使沿挖槽内的流速不逐渐减小。河口挖槽应尽可能与风、浪和水流方向一致。为了使挖槽稳定,应力求与涨落潮流方向一致。若挖泥船采用旁通(在航行中边挖泥边抛泥)和溢流(为了提高泥舱储泥浓度,将泥舱表层浓度低的泥浆溢出船外)方法施工时,挖槽与流向要保持适当交角,以便利用水流带走抛下的泥沙,提高疏浚效率。为了减少疏浚量,通常重载大型船舶可以乘高潮位通过挖槽。